首页

cd ts视频网站

时间:2025-05-29 18:45:24 作者:学者转换研究主题有何影响?国际最新研究称或会降低被引量 浏览量:58817

  中新网北京5月29日电 (记者 孙自法)国际知名学术期刊《自然》北京时间5月28日夜间在线发表一篇社会科学论文称,一项研究通过分析两千多万篇科学论文和170多万个专利后发现,研究人员偏离其之前研究主题越远,他们新工作的被引量就越少。

  该论文介绍,随着科研图景的不断变化,研究人员常需要应对新出现的挑战,例如从气候变化到新冠疫情。这需要适应,可能要研究人员考虑不同的研究方向,包括结合或转换到新的研究领域。虽然这种转换有望带来新视角,但也可能出现与适应不同主题或学科相关的挑战。不过,对这种转换的程度以及后续影响的理解此前一直受限。

  在本项研究中,论文共同通讯作者、美国西北大学王大顺和Benjamin Jones与同事及合作者一起,针对性设计出一个新的框架,能量化一些研究人员与其现有工作领域的偏离有多远。他们主要分析评估了1970-2015年发表的2580万篇科学论文以及1985-2015年美国授予的172万个专利作者的研究转换程度和影响。

  论文作者发现了“转换惩罚”,即研究人员与之前领域的偏离越远,新研究的影响力也随之下降。与小幅度的事业转换相比,更大的转换与发表难度更大、被引量更少、成为“热门”论文(前5%的被引论文)的概率更小有关。同时,他们在专利中也观察到了类似结果。

  论文作者还分析了新冠疫情期间的研究,当时许多研究人员都转换了研究主题,以应对这个新发大流行。他们发现两个形成对比的结果:新冠疫情研究的影响力普遍较高,因为当时对信息的需求有所增加。不过,研究人员偏离其初始领域越远,这类研究的影响力估计也会显著下降。

  《自然》同期发表同行专家的“新闻与观点”文章认为,这项研究结果揭示了适应新研究领域的挑战,研究人员转换研究主题的影响,或有助于找到更好的方法,提升适应成功率。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辽宁省公安厅原巡视员杨振福被开除党籍

2024年是夏文化论坛的第四年,也是“考古中国·夏文化研究”重大项目的阶段性结项之年。据了解,自2020年该重大项目实施至今,夏文化相关遗址考古发掘简报已发表三十余篇,学术论文已发表百余篇,超额完成项目目标。(闫吉庆 张颖 河南报道)

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、局长谢来发被查

在“最美夕阳红”篇章中,活动将关注老年人的精神风貌和积极贡献。老年人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,他们一生为党和国家事业做出了积极努力和巨大贡献。通过故事力大会,我们将把积极老龄观、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,助力老年人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,展现他们的精神风貌和热情。同时,我们将鼓励老年人利用所学所长服务基层、服务群众,向社会传递正能量,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“银发力量”。

人民日报关注丨西藏措勤:“有了暖气片,每间屋子都暖和”

从历史文化和火热实践中,他还亲自提炼总结了“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”,部署实施了以建设和使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重点的“阵地工程”,激发干部群众爱国爱党情感。

杭州:全面取消住房限购 不再审核购房资格

开幕式上,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终身教授朱杰人作主旨演讲时表示,中华古代文明已成为中国人的生命基因。他认为,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,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的新文明。为此,朱杰人提出,第一,不能割断历史,新的文明是建立在传统之上的,而不是凭空产生的;第二,新形态的创新必须与时俱进,不断自我更新;第三,开放包容,与其他文明互学互融;第四,文明的创新必须坚持主体性。

第五届中澳国际电影节将于11月在澳大利亚阿德莱德举办

湛江11月3日电 (记者 梁盛)广东湛江海关3日消息,今年1月至9月,湛江市小家电出口打破贸易壁垒,出口金额16.7亿元人民币,同比增长14.5%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